最新资讯

2023年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学科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顺利召开

时间:2023年12月04日

来源:

浏览:

2023年12月2日,“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学科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哲学系顺利召开。正值厦门大学哲学学科百年回眸与未来展望的历史时刻,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本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学科创新发展”为主题,勇于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华侨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全国十几所兄弟院校的专家和领导齐聚鹭岛,共襄盛典,共话哲学学科创新发展。

研讨会开幕式由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朱菁教授主持。朱菁教授向与会嘉宾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朱菁教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新文科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沃土,哲学学科也应当借此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战。


厦门大学社科处处长潘越教授代表厦门大学向各位与会嘉宾致欢迎词。潘越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重大理论创新之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厦门大学高度重视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研究阐释,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是全国最早成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的高校。同时,厦门大学非常重视中国式现代化与具体学科相结合,注重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人文学科发展。哲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展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理论造诣,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学科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

研讨会第一场报告由厦门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朱菁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晓力教授首先发言。她首先表示对厦门大学哲学系建系百年的热烈祝贺,并借此机会回顾了与哲学系的深厚情谊。刘晓力教授深入勾勒了哲学学科独特的三个先决条件,即跨学科、关注前沿与学术自由,指出哲学学科创新发展需要融汇广泛的知识体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关注时事与前沿思想。同时,学术自由对哲学研究不可或缺,只有在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中,哲学才能真正发挥其思辨和创新的力量。最后,刘晓力教授充满热情地表达了对厦门大学哲学系未来的美好祝愿,期待其在百年建系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刘大椿以十二个字概括了厦大哲学百年的发展:“不懈奋斗、逆势成长、终成大器。”刘大椿教授提出,当前哲学学科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中国的哲学学科与世界变化之间存在隔膜;二是哲学游离于科技发展之外;三是哲学的学科定位与运行之间存在偏差。关于哲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刘大椿教授认为存在着四个缺乏,即缺乏问题意识,缺乏创新冲动,缺乏实证研究,缺乏落地路径。最后,刘大椿教授用一个对子做结尾,上联是:旧思辨哲学体系渐趋式微,内卷、躺平、躁动,面临时代挑战。下联是:新科技人文学科日显魅力,求真、向善、臻美,期待社会担当。

浙江大学哲学系党委书记李恒威教授认为,通过回眸厦门大学哲学系的百年历史,能够发现哲学这门学科的不屈生命力。他也分享了浙江大学哲学系的建系历程,提出两点学科发展的建议:其一是哲学应当继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其二是在技术深度变革的时代,学科的建制化分科已不合时宜,与哲学起源的原初意义亦不相符。因此,哲学人才培养不应单一化,而应该更加整合。新时代对于哲学学科人才培养带来极大挑战,这是厦大举办此次高峰论坛的意义之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谢地坤教授认为,哲学首先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汲取经验向前看。哲学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与整个时代、与全世界相联系。如何与时代相连接,以及如何与世界接轨,是中国哲学学科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哲学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哲学人共同努力应对。重新厘定哲学体系的边界,扩展哲学学术体系的知识视域,这是当代哲学家回应这一挑战的不二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主任陈嘉明教授首先回忆了自己在厦大哲学系学习与工作的过往。随后,他以自创的“冯友兰—金岳霖现象”这一概念,开启了对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陈嘉明教授认为,如何能够不断培养出比肩两位大师的哲学大家,这需要学界同仁们共同反思,从而探索如何进一步超越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陈嘉明教授提出,衡量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内在要求创造一系列质量标准,即在哪些指标、何种程度上实现其现代化,这一点也需引起业界同仁们关注。

东北大学哲学系陈凡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应当把握机遇,大展拳脚。然而要注意的是,当下的科学技术哲学却面临着缺位、失语以及人才流失的状况。面对哲学社会科学和科技发展的大好局面,科技哲学的教学研究队伍却不断萎缩。科技哲学要想实现新使命,建设中国特色科技哲学,必须有所作为,有为才能有位。无论是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还是学科交叉融合趋势不断增强的当下,陈凡教授认为科技哲学都应当在学科建制上成为一级学科,并希望厦门大学哲学系能够作出表率。

研讨会第二场主题报告由厦门大学哲学系王波教授主持。

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朱菁教授首先作报告。他首先指出,如何培养比肩“冯友兰金岳霖”那样的人才,值得学界反思和探索,随后就此介绍了厦门大学哲学系在人才培养上所做出的努力。厦大哲学系面向以强基班为代表的本科生设置“自主学习课程”项目,希望能培养学生学术兴趣,赋予其学习上的自主权。朱菁教授表示,此举受到了王亚南先生的启发,也是对厦门大学张荣书记“三个转变”观念的体现,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从以统一培养模式为中心转变为以个性培养模式为中心。最后,朱菁教授结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出研究生人才培养需要做到“专”与“博”的结合,促使学生既能够把握和思考国际前沿问题,又能够习得清晰精到的表达能力,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哲学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

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恒教授的报告从哲学学科的性质出发,即哲学究竟是一门“知识性”的学科还是“思想性”的学科,由此引出了哲学教师的任务究竟是“传授知识”还是“开启思想”的问题。如果不理解好这些问题,哲学学科在学科建设中难寻自己的位置,也就无法应对时代的挑战。王恒教授认为,中国哲学学科要在以下两点上形成自我反思:首先,哲学要在AI技术不断加强与中国式现代化两个时代背景下找到自身;其次,哲学教育的过程是终身成长的过程,教育不仅教人成熟,更是教人成长,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于“启发”。职是之故,哲学本身的性质不在于固定的“知识”,而在于开放的“疑问”,其“问题性”远大于“知识性”,因而哲学作为一种“问题学”,其最大的学问是“保持问题”,是让“问题成为问题”。因此,提出新问题,发现新的问题域才是哲学要做的事,也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学界同仁需要共同反思推进的事。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张伟教授认为,哲学在其原初意义上是“第一性”的,却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收缩其地盘,原因在于哲学的“侵略性”不够。张伟教授以法国年鉴学派为例,指出其通过对新的材料的挖掘以及对新的跨学科方法的应用,重新焕发了历史学的生机,而哲学应当从中借鉴经验,思考未来的出路,以恢复其“侵略性”,保持吸引力。此外,张伟教授认为,当前哲学遇到的另一个挑战是解释力的下降。面对宇宙本源的问题,人们更愿相信科学的解释而非哲学的遐思,这正是哲学解释力下降的典型表现。因此,在学科交叉不断深化的今天,哲学的解释力已经不足以让哲学处于各门学科之上的优越位置。哲学需要敞开怀抱,接受新的思考方式,寻找新的可能性。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林晖教授从哲学学科建制角度指出时下哲学门类下的8个二级学科建制的利弊,即严格的学科专业划分凸显了学术方向,划定了门类标准,进而分析了在师资配置、评价体系和招生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林晖教授基于各个专业学科方向内部的交流和互动,认为相较于其他学科,哲学本质上是一个学科群,其内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但仍要注意尊重各学科自身的空间。最后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林晖教授强调人才培养要依循“厚基础、宽视野”的要求,并指明了调动教师研究的自主性和学生哲学学习的热情对于哲学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蒋红雨教授通过介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科的创新发展之路,探讨了如何将教育部的顶层设计与具体院校的教学研究特色相结合,从而综合平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四个标准,为研讨会带来了非常具有启发性的案例,展示了跨学科探索以及创新对于哲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敏教授认为,哲学既不求真,也不求知,而是求合理。关于中国哲学学科的未来发展,徐敏教授提出以下两点看法:首先,中国的哲学学科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化进程,应当与来自其他地域以及其他语言的哲学同台竞技,才能获得合理性;其次,中国的哲学学科应当开展地域化与本土化的主题,由此,中国的哲学才能提出更有合理性的观念,提出更有合理性的哲学理论及其方法论。

第三场报告由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徐梦秋主持。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森林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汉语哲学”为题发表了报告。刘森林教授指出,区别于西方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明显的融合性和开放性特征。同时,刘教授回顾了汉语最初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即从“西方哲学在中国”到“汉语哲学”的转变。提出了汉语哲学应立足汉语的言说结构和中国人的生活世界,致力于现代性普遍哲学问题的求解来建构新的哲学范式,而中国式现代化为汉语哲学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历史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密切关系,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实践的场域。臧峰宇教授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现代化的普遍性和中国发展的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历史规律的决定性和历史主体的选择性;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实践探索的创新性。臧峰宇教授最后指出哲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可归结为两种路径,即首先,建构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应当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现实基础;其次,在两个结合的意义上建构和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哲学应立基于自身特点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济大学哲学系陈立新教授的报告以“立足于中国精神的坚守创新”为题,揭示了新时代下的两个重要变化,即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西方哲学及其精神正丧失其引领、解释和表达我们这个时代的地位。陈立新教授继而分析了贯彻柏拉图二分框架的西方哲学如何脱离了现实的关照,而我们之前在面对中国问题上的哲学反思仍待深入推进。有基于此,陈立新教授结合十八大以来时代精神,指出哲学学科发展和创新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坚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最后,陈立新教授认为,面对西方话语对于中国的曲解,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内涵的创造性,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学科的创新发展需要在新的历史地平上进行价值和精神的重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李佃来教授指出,哲学学科的发展奠基于对哲学的历史使命的准确把握和定位,即是哲学应当研究什么样的问题,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重大的时代问题。于此,哲学的使命就在于是否把握或准确回应了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一系列难题。最后,从哲学发生史的角度,即现代化和现代性由近代哲学的先验起源与推进,到马克思对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的进一步历史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把握。李佃来教授主张,今天中国的哲学建设应该更加自觉的结合时代问题,把握住中国式现代化带来新的机遇,有能力、有责任地推动哲学问题的研究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周丹的报告以“从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和提炼的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构成了我们理解中华文明或中华文明史的知识体系,并就五大突出特性的内涵从中外、古今的角度做了全面的阐释,且指出了五大突出特性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不能单独地、僵化地理解其中的每一方面。

第四场报告由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系副主任林育川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向东教授的报告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性”为题。他首先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翻译问题,并根据西方学者费正清的前后两部著作中对中国文明认知的变化,指出了区别于西方对抗式文明的中国式文明表现为建构性。接着吴向东教授从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伦理观、民族观、自然观和生态观等方面揭示了上述中西两种文明范式之间的差异。最后,吴向东教授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建构式文明的基石,即辩证理性、关系思维和共同体原则,阐明了建构性文明何以可能的实践证成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刘梁剑教授在报告中说明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表明了“现代化”是一个复数,即没有先验的标准。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式的哲学”的启发,即解决了中国哲学在跟随西方与坚守传统之间的张力,也就是说中国哲学是在中西哲学相互生成的过程中长出来的“中国式的哲学”。最后,刘教授梁剑指出“中国式的哲学”的研究和发展应当从社会实践和中外哲学史两个方面寻求其源头活水。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许斗斗教授的报告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值得探讨的三个问题”为题,他首先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探索与凝练“中国精神”,把握和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许斗斗教授继而从“资本”和“劳动”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社会重建方案。最后,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应当探索特殊性与普遍性的方法论问题,并结合黑格尔和马克思各自对本质问题的追问,讨论了“精准扶贫”作为“特殊性中具有上升为普遍性的‘决定的东西’”。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教授在报告中针对中国式现代化和哲学学科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他首先借用梁启超所论的“药”的作用,讨论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林进平教授随即指出,西方文明的规范性是在一种话语中行进的,而当今我们的治世方式要杜绝哲学内自以为是的思维倾向。林进平教授最后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考虑到物质层面,还要考虑官僚文化、家国同构等对现代社会的适配性问题,并倡议同仁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哲学思考和发展研究。

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白刚教授的报告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转向”为题。他首先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转向,即从启蒙理性转向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白刚教授继而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模式转向,即从西方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向,在这一转向中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主题。他最后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转向,即从资本文明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转变,也就是坚持人民为中心的逻辑超越了资本的逻辑。

最后,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朱菁教授主持闭幕式,对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志愿者表示衷心感谢,本次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图:杨彩逸、李方家、陈羽欣、郭鑫宇

文:陈简、杨仁冰


上一篇:世界社会主义政党代表团来校访问交流 下一篇:“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新时代考古学科的使命与担当”学术研讨会开幕暨东南考古研究中心揭牌